第384章 高考

清末小旗兵 海凌 1264 字 1个月前

“付先生!您没到我们村去啊?”

“有点儿事儿,过些日子就回去了,你到京城来干什么?”

赵怀礼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们搭伴儿考试来了,大概明后天的能出成绩,成不成的就都回去了。”

哦,他也是考大学来的。

付宁着急打麻酱去,把自己家的地址留给他了,说要是没事儿,就晚上去他家聊聊。

赵怀礼一口就答应下来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给他鞠了个九十度的躬,转身就追同伴去了。

看着他跟同学有说有笑的样子,付宁都快想不来他当初举着《周处除三害》,非得往土匪跟前凑的模样了。

等到了晚上,赵怀礼踩着晚霞,敲响了阜成门那个小院子的门。

付宁拉着他坐在院子里,一边儿乘凉,一边儿递给他一个香瓜,“你考的是哪所大学?”

“师范大学。”

赵怀礼说完之后抿了抿嘴唇,突然站起来对着付宁又是一个深深的躬鞠下去,“先生,对不起!”

付宁手里拿着个刚掰开的香瓜,赶紧站起来拉他,心里却是一片迷茫。

对不起?我?

他干什么了对不起我?

“我食言了!”好在赵怀礼没让付宁瞎琢磨,“当初我跟您说,等我将来也学农科,但是这次却没有报考农科大学。”

嗐!这有什么对得起、对不起的?

付宁拉着他又坐下,把掰开的香瓜塞了一块儿在他手里,“学习这个东西当然是兴趣最重要,你学什么得看天赋。”

但是赵怀礼考师范大学却不是因为什么兴趣,而是纯纯出于经济问题的考虑。

京城里的大学有好几所,有国立的,也有私立的,这个学费可就差得多了。

像燕京大学那样的私立大学,每年光是学费就得一百多、二百大洋。

国立的便宜些,比如北京大学和清华学堂是分数高,但学费相对比较便宜,每年也要四、五十块钱,再加上二十二块钱的体育费,这还没有算上食宿和衣服。

相比之下,师范大学费用全免对他们这些家里不富裕的孩子来说,简直就是福音!

“要是我考上了,家里只要给我出那二十块钱的保证金就行,住宿费也是免的,就是吃饭得我自己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