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中与杨笙合兵一处,不知秦王是担心杨笙进驻三皇郡,使得此战极有可能旷日持久打下去;还是忧虑目的达成之杨笙大军,调转兵锋,与东极其余兵马合击军威?”司寇赢躬身追问。
“三皇郡地小民寡,没有粮草供应,就算杨笙大军如何意志坚定,也无法像永圣童寒酥那般支撑一年有余!是故,以杨笙执掌东极三军数十年之老辣来说,他必定会让吕中弃守三皇郡,一起合兵攻向军威之地!”起身负手立于众将面前,秦夜缓缓分析。
以当下错综复杂之战局来看,介于杨笙大军与吕中残部间的赵昭兵马,不过一万七千余羽营所属和士气低迷之三万法无旧部;如果不是占据地利优势以逸待劳,赵昭显然不是杨笙对手!
有此短板存在,若以司寇赢之计策施行,让杨笙成功会师吕中并挥军东退,哪怕赵昭放弃地利优势死死咬住其后军,恐怕也收效甚微!果真如此,只需永圣边军再适时拖住秦夜一方,那刚刚收复军威之玄中将士,可就岌岌可危了……
念及于此,结合秦夜顾虑,司寇赢再次拱手说道: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些时候,贪生怕死也是会传染的!”
“不错!本王当真是糊涂了!赵望,即刻将本王军令快马告知赵昭,令他速速撤回宣宁城内,随吕中和杨笙自行去留!后面的事,他自己知道该怎么做。”万分赞许地朝司寇赢行了一个天揖大礼之后,秦夜当即高声下了第一道军令。
“是,秦王!”赵望一个眼神,便有一名候命在帅帐门口之羽营所属,领命离开。
首要问题解决,秦夜不再有一丝犹豫,接连下了数道军令:
第二道:命壤驷隐龙亲自带着十名羽营所属折返军威,向宗政昱传达“以杀伤东极将士有生力量为目标,不要在乎一州一地之得失”之劝谏。
第三道:八百里加急传令新近驻防天州之五万起营将士,命他们分兵四万即刻出城,依据杨笙大军动向,稳步朝军威推进。
第四道:传令雨啸赵御所部,收到军令即开始正面进攻永圣与北晋联军。
第五道:传令信城州领兼信城将军——商尚,发兵三万佯攻永圣双盛,可进可退。
第六道:传令帝州谢光辉、福州皇甫凡,依计行事。
第七道:传令代京骠骑大将军——谢战,查疑补缺。
第八道:传令在场众将,备战永圣卫将军——赫连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