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哈,咱这知错认错这一招还真不错,这两个家伙不但没有因此而指责咱,而且还都把罪责往他们自己的身上揽,这大概就是“民皆仰之”吧。
咱知道,让一个领导真心实意的在公众面前认错很难,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而言,那些身居高位的领导者,大都非常自负,总觉得自己站得高看得远,自己的决策乃世间真理,如果认错,在下属面前颜面尽失,自己“伟光正”的形象如何维护?所以,他们一旦犯了错,或者文过饰非,来大段大段诸如客观原因的分析解释,来辩解自己的决策失误事出有因。
或者,干脆来个鸵鸟政策,从此这壶不开就不提,让时间来淡忘自己曾经犯的错。
还有的甚至死鸭子嘴硬,就是不认错,还一条道走到黑,以至于最后全面崩盘。 不过,正因为如此,能敞开心扉,真心实意地在下属面前承认的错误领导就显得凤毛麟角。咱经过权衡利弊,鼓起勇气来认错,今天这一出戏看来是演对了。
这时,段友山也走到高笙书跟前,大声说:
“大元帅,要说错,也不是大元帅的错。大元帅曾经就柳大人和赵将军通敌一案,向老夫征询意见,老夫还说木卓仁手段高明,今后与蛮夷作战,他可以成为大元帅的得力助手。老夫久居朝堂,识人无数,竟然这次也走了眼,真是惭愧,老夫真是难辞其咎啊。”
段友山的话音刚落,其余众将都对着高笙书躬身致礼,纷纷开口说话:
“大元帅,我等平日与那蛮夷奸细木卓仁多有相处,也分辨不出他是奸细,要说有错,我等众人都是大大的错,望大元帅不要自责!”
“就是就是,那木卓仁平常都对咱们客客气气,坦率真诚,身上哪里看得出他是蛮夷奸细啊。”
“还有,听说他排兵布阵方面很有一套,咱们有时还时常同他探讨兵法呢,怎么就没看出来?看来这假作真时真亦假,这蛮夷就是狡诈。”
“就算木卓仁这个蛮夷奸细如此狡诈,还不是在大元帅面前栽了跟斗?末将以为大元帅是将计就计,让他把假消息递给蛮夷,才有我军此次大胜,大元帅神机妙算,真是我等之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