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可能还会有一些经典古籍,那就属于文化瑰宝了,拉回奋威整理刊印出来,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刘莺莺是个明事理的人,得到方选的吩咐后,这两天可没闲着,一口气搜罗了两大马车,而且一直都随时带着,当成宝贝一样。
“好,明日派人送回奋威,交给孟先生处理。”方选说道。
刘莺莺得令,安排人手去了,方选则让众人各自回客房歇息。
一夜无话,次日早起时,吴自启就到了。
同来的还有一队人马,拉来两百车粮食,瞬间就填满了景城的府库。
城中百姓奔走相告,直言天兵到此。
方选命人分别在县府和东西城门埋锅生火,让百姓们吃顿饱饭再说。
卫让前来辞行,表示要先回琢郡主持募兵等事宜,景城就拜托方选照看。
“好啊,这不羊入虎口嘛。”方选心中窃喜,连连答应,最后却突然问道,“贤弟打算如何处置卫起?”
“听从哥哥所言,暂行收押,容后再议论。”卫让回。
方选抬手指了指门外问:“你可知为何景城与琢州近况截然相反?”
他的意思很明显,如果不是卫起从中斡旋,琢州城的下场会和京城一样,而且琢州因为更为富饶,会遭受更惨痛的蹂躏。
卫起虽然投敌,但是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只是在城破后与敌人合作,甚至不是为了一己之私。他本可以一走了之,却为了百姓留下背负骂名,这样的人杀了就太可惜了。
卫让也不傻,知道方选的用意,于是说道:“哥哥放心,我自有斟酌,定不会为难于他。”
二人又交流几句,卫让这才动身离开。
见他一走,方选忙找到吴自启,询问人招得如何。
吴自启一指同来的队伍,足足有上百人之多,表示这些都是愿意去铜矿干活的。
昨晚收到消息后,吴自启连夜招人,给出的待遇就是跟他去铜矿干活,包吃住的同时,有半两银子的月钱,同时承诺,奋威郡撤走后,会带他们一同离开,给他们奋威郡的身份,并且安排到相应作坊工作,月钱也会提高一倍。
如此诱人的条件之下,眨眼间就有数百人前来应征,其中大部分是昨天留下的运粮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