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乌孙习俗,解忧公主又嫁给了泥靡。
虽然从血缘上看,他们是同父异母或没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但从家庭伦理关系而言,可视为兄弟关系。
“天呐!”有人惊呼。
61岁高龄后母嫁给继子,这是万朝百姓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太炸裂,太伦理。
万朝众帝王也难得晒干了沉默。
虽然早知匈奴社会的“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制度,但当刘彻真真切切听到61岁高龄和亲公主再嫁继子之时,他只觉顿感荒谬。
这简直太荒谬了。
而匆匆回京的霍去病也恰好听到天幕所说,少年感觉一阵头皮发麻,束他表示不理解不尊重这种制度,什么道德伦理都喂到狗肚子里了。
61岁高寿在古代确实难得,所以61岁高寿再嫁更显得“不真实”感。
“......”
“泥靡性格暴虐,也引起了不少乌孙臣民的不满,解忧公主抓住机会对母国来的使者阐述了自己大胆的计划,她说:乌孙人民不满狂王泥靡,我们可以借此机会把泥靡诛除掉......”
[如果能成功将泥靡杀死,按照原计划让解忧公主长子元贵靡成为乌孙昆弥,那汉王朝对乌孙的掌控就会更加顺利。]
[汉朝同意了解忧公主的刺杀计划,他们设谋在宴会上刺杀泥靡,却没能成功杀掉。让泥靡侥幸逃走。]
[泥靡没死却还是受了重伤,同样有匈奴血统的额乌就屠抓住机会,趁机拉拢部下攻杀泥靡,在被山自立为昆弥。]
“乌孙陷入一场混乱的内部斗争,汉朝对此形势做了两手准备。”
“一方面汉朝一万五的军队已经驻扎在敦煌,准备随时前往北山讨伐乌就屠。另一方面,在西域名声远播的冯嫽被派往北山,以汉使的名义和乌就屠谈判。”
“冯嫽冒着生命危险只身前往乌就屠的据地,向乌就屠一一阐明当前形势的利害关系,所以汉兵方出,必现灭不如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