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和亲公主们,闱门之内的女性政治家,弱国无外交!

批判和亲实则是一种拙计。

“但博主我想带大家看看时间线再往前的塞外和亲公主们...”

解忧公主,她到乌孙和亲后在乌孙生活了五十多年,作为汉朝派驻乌孙的全权代表维系着汉朝与乌孙的关系,使乌孙成为钳制匈奴的重要力量,最终于七十岁高龄回归汉地。

义成公主,以隋朝公主的名义与突厥和亲,不仅替隋炀帝解除了雁门之围,还在隋朝灭亡后为复国耗尽毕生心力。

文成公主,她将中原的器物、文化、技术带到了西藏,还使原本处于战争状态的唐蕃双方数十年间一方清净。

看着博主一条条列举出来,万朝百姓心情是说不出的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而有些人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人群中,一位身着破旧衣衫,脸上布满风霜的老人缓缓开口:“你们没去过边关,不知那战争的残酷。我在边关守了半辈子,见过太多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和亲虽说委屈了公主,但只要能换来边境安宁,让我们这些小老百姓能安稳过日子,又有何不可?那些公主,是用自己的一生,换了无数人的太平呐。” 说罢,老人浑浊的眼中泛起一丝泪光。

闻言,周围的百姓们瞬间陷入了沉默。

这死一样的寂静让人群中的年轻人握紧了拳头,有人大声道:“我不这么觉得!公主也是人,凭什么要牺牲她们的幸福来成全所谓的和平?这是懦弱的表现!”

“让公主去和亲,只会让匈奴更加轻视我们,这不是长久之计,而是耻辱!” 他的话点燃了一些年轻人心中的火焰,纷纷附和,集市上气氛愈发热烈。

“诸位,这和亲之事,实乃权宜之计,绝非长久之策。昔日高祖皇帝,白登之围后无奈和亲,虽换得一时安宁,可匈奴狼子野心,侵扰从未断绝。”

“公主们柔弱之躯肩负家国重担,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边患。这岂不是朝廷之耻?”

“当今天下应厉兵秣马,整军经武以堂堂之师,扬我大汉国威,将那匈奴彻底荡平,又何必让公主们去塞外受苦!”

众人听了,有的默默点头,有的却露出犹豫之色。

说到底,大家都是命苦的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