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明心见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行走在幽冥幻境,苏小丫独自一人,面对着眼前如同走马灯一样变幻的景象,如梦似幻!

苏小丫无意识的牵起嘴角,这里的一切好像儿时玩过的万花筒,只不过是一个巨大的万花筒。

世间的种种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尽收其中,不断变幻着,演绎出无数个平行的世界与人生。

只是,苏小丫却始终无法融入其中,她就像是一片孤零零的浮萍,漂泊在这片虚幻的海洋之上,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的起起落落。

哪怕,每一次演绎的都是“她”的一生。有人的,有蝴蝶的,有花儿的,甚至还有石头的……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这句话在苏小丫的心中回响着,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她内心的迷茫。

她看着幻境中那些在困境中挣扎的人们,有的被挫折打败,一蹶不振;有的却能在绝境中找到希望,重新站起来。

她明白,那些走不通的路,其实只是人心中的一道坎,是自己给自己设下的障碍。

只要心念一转,换个角度去看待问题,或许就能发现另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

就像那些在幻境中找到出路的人,他们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束缚,而是用开阔的思维和坚定的信念,为自己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苏小丫不禁深深感叹起来,人的思维实在是一种极其奇妙且强大无比的存在啊!

它宛如一把双刃剑,既能够将人推入无底深渊般的困境之中,令人感到绝望与无助;却又能够成为那盏引领人们穿越黑暗、迈向光明的明灯,帮助他们成功地挣脱困境的束缚。

这让她不由得想起了佛门中着名的“风幡”之辩。

在法性寺的门前,一幅巨大的幡正随风轻轻飘动着。

有两个和尚恰巧同时注意到了这幅晃动的幡。

其中一个和尚开口说道:“看呐,是风在吹动着幡呢。”

而另一个和尚则摇了摇头反驳道:“不对,明明是幡自己在动。”

就这样,两人各持己见,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就在他们争论不休之时,六祖慧能大师缓缓走来。他静静地聆听完两位和尚的观点后,微笑着给出了一句充满智慧的话语:“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也。”

这句话犹如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瞬间照亮了众人心中的迷雾。

是啊,心若无一物牵挂,又怎会对外界的风吹草动如此敏感?

世间万物的种种表象,其实都不过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映射罢了。

正如那句俗语所说:“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一个人的心境如何,往往从他的精神风貌以及外在行为举止当中便能略知端倪。

当一个人心怀善念、积极乐观时,他所展现出来的必然是阳光开朗的形象,周围的环境似乎也会随之变得美好起来;

反之,如果一个人满心忧愁、消极悲观,那么即使身处繁花似锦之地,恐怕也难以感受到丝毫的快乐与幸福。

明心见性。

这或许就是佛家的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