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抽丝剥茧

王瑾仪想起陈智远说过,战争不过是不同形态的较量,分为:智力、实力和能力。

所谓实力就是指武器或人数上的绝对碾压,所谓能力就是调动把控和布控,这些基本都是国家或军事层面的。

军迷们更感兴趣的大多都是武器或计策运用方面。

陈智远曾给前世的王瑾仪讲过瞒天过海的活学活用,还认真剖析了特洛伊木马计,在战争中的里应外合伪装战术。

不知为什么,王瑾仪不由的就想起了这个故事。

这种计策对敌我双方都很有用,只看谁把这个计策玩的地道了。

见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想了想,便把特洛伊木马的故事进行了合理改编,缓缓地道:

“我在书上看到过一个故事叫巧破雄关。

讲的是有两座城池,东城觊觎西城已久。

西城城高坚固,粮草充足,东城多次强攻都铩羽而归,谋士献上一计,进攻中佯装慌乱撤退,留下了巨大战鼓车。

西城士兵好奇又贪功,将战鼓车拖回城中,夜幕降临,东城精锐士兵悄悄从战鼓而出,摸向城门。

最后,里应外合顺利破城。”

几句话讲完一个故事,众人没懂故事的含义,还都疑惑地看着王瑾仪。

宗妇问:

“瑾儿,你给大家讲这个故事是……?”

疑惑不清的意味很明显,她把最后一个字拉得很长,王瑾仪笑了笑解释:

“我是说,现在我们在守城,有人要拿下北宁城,又无法强攻,就会运用这个计策或把这个计策活用。”

这回所有人都好奇地问:

“是吗?”

“这个计策还可以怎么用?”

堂兄和宗妇都好奇地伸长了脖子,一脸期待。

连玉清真人都走过来,坐在小姐身边等着听下文。

王瑾仪反倒认真地看着大家,“这个计策里我们都起作用,明天……”

第二天傍晚,在花厅再聚时,王瑾仪听着大家得到的消息,看了一眼玉清,见她已经运笔如飞地开始记录了。

王文斌去了茶馆,听一位老者低声对身旁的年轻人说:

"听说蛮人军队剽悍,人马有数十万,正在集结队伍,北宁城恐怕守不住,蛮人很快可能攻城,趁还没开战,快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