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翻身下马,禀道:“禀卫将军,东吴遣使而来,人已到南郑。”
姜维跟来忠对视一眼,转头看向那骑士:“我知道了,先将使者安排于驿馆,我最迟明日便到。”
说完,他抬头看了看天色,随后对来忠道:“我先行一步回南郑,来参军明日一早带军队返回即可。”
“遵命。”来忠拱手道。
随后,姜维带着数十亲兵乘船顺着沔水向下游赶去。
......
“贵使今日先在驿馆歇息,我已传报我家卫将军,应当不日便能回来。”
卫将军主簿李密接见了来自东吴的使者。
这使者名叫李衡,襄阳人,现任吴丞相府司马。
“有劳李主薄了。”李衡拜礼。
二人向驿馆走着,李衡借机找了个话题:“某听闻,今春逆魏在关中大肆耀兵,似有南下巴蜀之意,可有此事?”
李密笑了笑:“确有此事。”
“呃..”见对方一脸云淡风轻,李衡迟疑了一下,复又问道:“如今荆州失陷,贵国两面受敌,费将军新丧,你家卫将军可有应对之法?”
“自然。”李密道:“汉中防御诸事乃我汉昭烈帝在时便定下的,若夏侯献举天下而来,我当拒之。若遣偏将十万之众至,我则吞之。”
好大的口气!
李衡心中啧啧两声,但对此表示理解。
作为两国外交代表,换谁都会这么说,谁会傻到在这种场合说消极的话。
“如此甚好。”李衡微微一笑,至少在李密的态度上来看,蜀汉并未放弃抵抗。
翌日清晨,姜维在卫将军府接见了来自东吴的使者。
姜维让人上了茶水,先是寒暄道:“葛公近来安好?”
“托卫将军之福,我家丞相近来一切安好。”
李衡这话倒不是客套,实际上诸葛恪在得知如今蜀国军权落在姜维之手,当时便喜不自胜,仿佛遇到了知音一般。
原因无他,这个脆弱的吴蜀联盟终于到了各自“鹰派”当政的时刻了。
功名也好,自保也罢。在诸葛恪看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吴汉两国形同累卵,不主动攻魏,迟早被魏所并。
他相信,姜维在这方面跟他是同道中人。
“如今江路被魏贼断绝,贵使入川不易吧?”姜维对两国联盟还是很看重的,故而对李衡的态度也是非常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