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自然知道这个计划,这个将全多元宇宙无穷世界的人族气运相互勾连,贯穿,凝其为一股的大计划。可以说正是有了这个计划,伏羲那“人类将为永恒主角”的大宏愿才有了实现的可能性。但伊耆此刻突然提起此事的意思是……
“昔日人族将洪荒万族赶出洪荒大陆,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族就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因为洪荒大陆之内发生的事情,又与洪荒大陆之外的人族有何相干?”
见杨云露出思考神情,伊耆继续说了下去:“当时的伏羲,乃是洪荒人族的人皇,并非整个多元宇宙的人族人皇,而除洪荒大陆之外,整个多元宇宙内无穷无尽的人类,依然是洪荒万族的奴隶与食物。所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伏羲便通过封神榜实行了历史共振,而当时的洪荒人族,至少有一半以上,也就是数千亿亿人主动血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即便是说出了这个间隔不知多久之后还带着血腥味的数字,伊耆的声音仍旧平静的吓人:“这就是人类亿万年间一直采取的做法,牺牲。”
“正因有无数的烈士牺牲,这才出现了古与钧,才有了开天战役,才有了人类历的到来;而为了多元宇宙的存续,为了所有人能够生存下去,总有人要负重前行,也总有人要做出牺牲。”
“……所以,这就是天庭之所以征讨外位面的缘由。”
听到伊耆的解释,杨云怒极反笑:“因为昔日的洪荒人族做出了牺牲,启动人类气运共振计划主动为洪荒大陆外的人族带来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所以在多元宇宙迎来危机,需要有人站出来牺牲的那一刻,他们就能心安理得的征讨外位面,去送他人‘牺牲’?”
“你们有问过他人的感受吗?你们有问过这些一无所知的人族,究竟愿不愿意贡献出自己的心灵之光,为这个多元宇宙‘牺牲’吗?”
“便是问了,又能如何?”
面对杨云的这个问题,伊耆缓缓地闭上了双眼,但他口中的话语却未曾停止:“时光荏苒,时代更迭,多元宇宙中的无数普通人,谁会去愿意主动为了多元宇宙的存亡,而主动投身薪火,做那只扑火的飞蛾?”
——生命,是自私的;而人的本性,也是自私的。
这自私,胜过一切,因为求生乃是生命的本能。即便是自己无法活下去,也要让自己的后代,让自己的遗传基因活下去……就像人在濒临死亡之前将会大量释放内啡肽和多巴胺,为的便是留下种子,留下后代,留下传承。
在洪荒大陆的人族,以及洪荒天庭看来,昔日正是自己主动付出了牺牲,为外位面人族开辟出一条希望之路。而当命运的抉择再度摆在他们面前之时,不愿再次牺牲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而在外位面的无数人族看来,这所谓“人类气运共振计划”更是不明所以。如此设想,若有一人某天突然出现在你面前,说是千年之前对你祖宗有恩,须借项上人头一用,那你又会作何感想?
况且,这“牺牲”还不止是牺牲一人十人百人千人,而是以“位面”,以“十亿”乃至“百亿”为单位起步,是完全榨干所有残余价值,令人类在绝望之中燃烧薪火,绽放心灵之光,才方可成就弥补多元宇宙破损之物……
如此一来,有谁能够拍着胸脯,心甘情愿地再度跳入火坑,主动牺牲?又有谁甘愿献出全部,主动身陷无间大劫接受折磨,不知何时才能解脱?
——人类的自私本质,除非通过道德,通过理想,通过强制性的法令,乃至绝对的服从或洗脑等手段进行更改,否则绝不可能通过人类本身的力量来克服。
毕竟,即便将范围放大到整个多元宇宙中,那些理想主义者与崇高的圣人,依旧少之又少。
既是如此,还不如一开始就定下标准,定下“被牺牲”的对象。因为有着昔日人类气运共振计划之事,故此外位面人族的确欠了洪荒大陆人族因果……
即便这因果,已历经不知多少纪元……
“没有自私,也就没有无私,多元宇宙本身不存私心,故而对万物一视同仁;但即便是与多元宇宙共生的天道,光明盖亚,也有属于自我的诉求。”
即便没有看到杨云面上神情,伊耆也知晓自己的话语起了作用:“最初时分,洪荒天庭亦只是献祭那些已经濒临毁灭的位面,他们带着感动,带着敬意,将那些被牺牲者,视为为多元宇宙献出生命的英雄,视作与昔日仁人志士并列的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