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朝之后,李镇直接跟着卫阳去了官卫的卫所,调集了官卫的人马直接将在朝堂上弹劾自己的那些官员的府邸全给围了,许进不许出。
不过他倒是不着急抄家。
给这些人一些反应的时间,一点后悔的时间,或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随后又去了一趟大理寺,圣旨已经下了,李长悲任大理寺代少卿。他这一趟就是要给这位小道士撑撑场子。
大理寺卿的位置空置多年,只有一名少卿可以说是只手遮天,这个时候空降一位代少卿,难免会给李长悲使一些绊子。
若是放在前一天,或许李镇还不行。
但今日朝会上,十几名官员丢官罢爵,抄家流放。罪名虽然是贪污受贿、结党营私。
可这些官员都是在朝堂上弹劾六皇子信王殿下的。
有些心思多的官员便认为,是因为这些官员弹劾六皇子,所以才会被按上这些罪名,这才落得一个抄家流放的下场。
所以,在官场上,李镇的分量突然便重了起来。这个时候来给李长悲撑场子,最好不过了。
李镇踏入大理寺时,冬日的阳光正斜斜地照在"明镜高悬"的匾额上。他故意放重了脚步,官靴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下官参见信王殿下!"大理寺左少卿郑怀恩匆匆迎出,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身后跟着的几位主事眼神飘忽,不敢与李镇对视。
李镇似笑非笑地扫过众人:"郑大人不必多礼。本王今日来,是带新任代少卿熟悉熟悉环境。"他侧身让出李长悲的身影,"这位就是李大人。"
郑怀恩脸上的笑容僵了僵。他打量着眼前这个身着道袍的年轻人,眼中闪过一丝轻蔑。
这位新任的代少卿的年纪似乎是有点太年轻了。
大理寺少卿从四品上的官职,绝对可以说得上是位高权重,朝廷重臣。他当初五十有六方才坐到这个位置上都已经算是早的了。
今天给他送过来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告诉他这是新任的代大理寺少卿。和自己只差了一个代字,换做是谁恐怕都会心生不悦。
更何况这少年貌似也不是什么大人物,或是做出过什么大功劳。
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李长悲,这才注意到这年轻人身上穿着道袍,“李……大人还真是年少有为啊。不知师从哪位法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