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形势愈发紧张,果然有内部人员按捺不住,观察着舆论风向临时反水。
一位曾参与项目后勤保障的工作人员,因不满高层的掩盖行径,挺身而出。他向媒体提供了一系列关键物证,包括顾铭浩在研究院内使用过的临时通行卡,卡上的权限记录显示其可进入多个核心研发区域;
还有一些被删除数据的残留痕迹,经技术恢复后,隐约可见与顾铭浩相关的操作日志。
在这场媒体大战中,同为媒体人的严婉晴和齐瑞祥也没闲着。
严婉晴,以细腻的情感洞察和犀利的文笔着称,她深入遇难者家属群体,倾听他们的悲痛与诉求,将一个个破碎家庭的故事化作催人泪下的文字报道。
文中详述了一位老母亲,每日守在儿子的空房间,对着遗像喃喃自语,期盼着真相早日大白,只为给儿子一个交代。
这些报道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遇难者家属的深切同情,舆论压力进一步升级。
齐瑞祥则凭借广泛的人脉和卓越的社交能力,积极奔走于各个相关部门之间。
他与警方、航空监管机构频繁沟通,及时获取调查进展的一手信息,并巧妙地将这些信息融入到自己的报道中,为公众答疑解惑。
例如,在报道警方对科研机构资金流向的调查时,他用通俗易懂的图表展示出那些可疑资金的流转路径,让普通民众也能一目了然,理解其中的猫腻。
然而,事情推进得如此迅速,绝非仅靠舆论之功。
警方在背后默默发力,他们组建了精锐的专案组,夜以继日地分析海量数据。
从航空公司的运营记录、飞机维护日志,到科研机构的研发档案、人员通讯记录,无一遗漏。
通过技术手段,还原了空难发生前飞机飞行控制系统被恶意篡改的全过程,锁定了顾铭浩操控的远程终端 IP 地址,证据确凿无疑。
与此同时,政府监管部门也迅速行动起来,对航空公司进行全面整顿。
要求其重新审查内部安全管理机制,彻查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