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仇新恨、国仇家恨,这让汉军自进兵大理国以来就士气高涨。
军器监也如同东征日本大军一样,派出了负责检验新型火器实战情况的队伍,于是攻打大理国的汉军队伍中,除了汉军常规的虎蹲炮、红衣炮、碗口炮之外,又多了些新式的武器。
这其中就包括小型化的红衣炮和碗口炮,尤其是小型碗口炮,军器监的官方命名为洪武二型碗口炮,但汉军将士们则习惯地称之为“抬炮”。
抬炮长约三尺,炮身更轻,一名普通的士兵都可以抱着快速转移布设,虽然威力不大,射程不远,但当初孙安在长白山地区检验后提出了许多丛林作战的意见。
抬炮在大理国多山林的环境下迅速发挥出了超强的战斗力,往往十余门抬炮集中起来范围轰炸,就能够迅速与投掷兵们的手雷配合,撕开敌军阵地的缺口。
广西土兵普遍身材矮小,但善于山林行走跳跃穿行,且多以藤牌护身,在朝廷推广了改良后的鸳鸯小阵后,这种极其适配于地形和小规模战斗的战阵,配合以汉军独有的火器火炮攻击手段,便迅速打出了广西兵的名声。
王伦对火炮的发展要求是小型化与大型化兼行,火炮小型化的最终方向就是火枪,不管是火绳枪还是燧发枪,虽然仍旧受限于材料工艺,但王伦从未放弃过对这一发展方向的要求。
除了抬炮外,军器监火炮小型化的另外一个新式武器就是弩炮,工匠们改良了大弩,可以通过弓弦、牛筋的力量抛投点燃引线的手雷,射程中规中矩,但却可以仰射和多角度发射,也算是弥补了山林作战多需要仰攻的战术缺失。
卢俊义其实并不是攻打大理国最高军事指挥官的最合适人选,梁山旧将们绝大多数受限于个人资质,经过十余年战争,从指挥百人成长为指挥数千人,能力上限基本就摆在那里了。
卢俊义个人武力值高绝,但他的战事指挥水平并不匹配与个人能力,所以王伦又先后调派了许多梁山时代副将级别的将领们南下。
就好比卢俊义,身为最高指挥官,却只带领了两千骑兵、两千南下的都督府兵以及一千精锐广西兵,总共只指挥了五千兵马。
但也正因为地形条件,汉军从开战前就没打算发动集群规模的大型战役,因为很难找到合适的平坦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攻防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