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对于王伦而言,接下来的一百年,是重振华夏文明对四周影响力的最好机会,只要压制了漠北,使得成吉思汗那样的人物再不可能出现,那么因蒙古的四面出征而引发的民族普遍初步大觉醒,就会延缓许多年。
新汉或许只能够将大越李朝收复,重新回到汉朝以来中原在东南亚的传统统治范围,但却可以凭借着影响力,将天竺文明挤压回到缅甸以西的若开山脉。
就如同眼下岳飞以安西都护府将绿教文化限制在乌浒水以西一样,只要限制了天竺文明,华夏文明就可以继续维持在这些地区的巨大影响力,从而通过数百年的时间,最终完成殖民与同化。
在这个宏伟的愿景之下,收复大理国就有了更加现实的重要意义。
如同新汉开国以后对外发起的所有战争一样,卢俊义带领的征大理国东路军,也延续了汉军一贯“侵略如火”的风格,前方有朝廷提前布局的商人、密探收买大理国东部的诸蛮部以借道,以汉骑扫清道路,便迅速通过了特磨道以及最宁镇东北,杀向了石城郡。
大越李朝在王伦称帝时的国王是李乾德,不过没几年就去世,随后即位的李阳焕在位十年也病死,传位给了三岁的儿子李天祚。
幼子当权,那么权力不外乎就要落入到外戚、宦官或者权臣手中,于是李阳焕的王后黎氏摄政,黎王后的家族没有人才,为了稳固自己和儿子的地位,便宠信起了另外一位外戚,也就是李阳焕生母杜王后的弟弟杜英武。
杜英武逐渐掌握了李朝的大权,便颇有些篡逆的心思,铲除了一些反对他专权的官员,但李朝的其余世家官员,如苏、武、杨、黄等家族,觉得既然无法对抗杜氏,那我们就抱大腿告状呗。
这条大腿自然就是中原王朝,为此王伦特意命使者,按照前宋惯例,封李天祚为交趾郡王,杜英武不得不消停了下来。
朝廷在广西不断调兵准备收复大理国,杜英武甚至比高量成更加关注北方的局势,谁知道中原王朝会不会声东击西,突然南下进攻李朝?
而且大理国的最宁镇就在定水的中游,定水就是红河,若是中原与大理国联手,沿着定水突然南下,是可以直接杀到李朝国都升龙城的,他不能不警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