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啖狗肠高丽奴!竟敢欺到俺头上了!”
东胜县侯李逵在府中骂骂咧咧,气得直跳脚。灭金之战时李逵跟着孙安进入辽南,又在辽东驻守了数年,当年跟着王伦从梁山夺了天下,他也成了家,在东京城被赏赐了一座宅院为府邸,便将亲哥哥一家和老娘都接到京师来住。
老娘身体不好,李逵便从辽东寄回了不少野山参,从朝鲜行省再次回到京师后,经人指点的李逵觉得,也该给哥哥寻个更好的生计,便靠着在辽东、朝鲜的一些关系,开了一家专卖辽东山参的铺子。
故而他雇佣了老家一位同乡为管家,又托了扈成的关系,建了一支家养的车队,专门往来朝鲜、辽东以及京师。
听闻东胜县侯有意大量收购山参,一个朝鲜商人便主动求见,表示自己有两千盒的山参,侯爷若要时,一切可谈。
李逵顿时不高兴了,他兄长为人老实,他本人虽然粗豪不晓世事,却也不是傻子,两千盒山参是什么概念?差不多是长白山几个月的产量了。
前宋时长白山参的买卖,中原商人主要与契丹和高丽商人贸易,本朝消灭金国之后,便将长白山全部划归东北二行省,但高丽商人毕竟已经有了足够的渠道,在变为朝鲜商人后,仍旧在山参采购方面占据很不错的优势。
这个朝鲜商人背后站着的,其实是数个朝鲜行省的本地大姓大户,他们本想趁着自己的优势搞垄断销售,却发现越不过去一个门槛,那就是李逵等朝廷勋贵。
对于一些不涉及民生、军事的行业,尤其是山参这样、受众并不算很广泛、利润也较为可观的产业,王伦也默许了一些勋贵参与之中,前提是要遵守市场规则和朝廷法度。
若依着李逵一贯的性子,朝鲜商人胆敢趁着手中有货、近似于半垄断,他早就提斧子砍过去了。
但这毕竟属于朝廷许可范围内的商业行为,李逵等人虽然有门路、有关系,但在商业贸易上还属于新手,刚刚入行,不过是凭借着朝廷的默许,抢占了京师的销售渠道而已。
李逵的这门生意并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与项充、李衮、鲍旭等一起厮杀的老兄弟们一起做的,算是几人府上合伙投资的铺子。
其实几个人还有一个产业,是孙安受王伦指点,与一起在辽东奋战过、梁山时代又比较熟悉亲密的兄弟们一起搞的,那就是罐头产业。
罐头这玩意儿前宋就已经渐成规模了,由于受限于交通运输,天下各地产的水果并不总能及时进行远距离的运输,聪明的汉人就发明了盐腌法。
比如福建、浙江的百姓们就学会了制作盐渍梅子,这种工艺也被许多盛产水果的地方学了去。
唐朝乃至前宋时期的军粮物资中,就有盐腌的少量水果,一般是用盐腌了,盛以陶罐密封,再用较为原始的高温消毒杀菌技术处理,也就是放在热水中蒸煮,一般可以保存三到六个月。
朝廷诸部寺之中,就属商部官吏们最有头脑,算是被王伦培训得解放了思想的那一批人,商部不断收集天下各处的新技术,然后不断推广出去。
比如浙江行省盛产黄桃,这种黄桃树也被辽东行省引进,考虑到从浙江向北方运输黄桃罐头的距离太远,朝廷便在辽东以官府主持半入股的方式开设了几处作坊,同时吸引民间资本的参与。
孙安便在王伦的建议下,将历年赏赐、俸禄投了一部分进去,眼下辽东黄桃主要售往草原,也有一部分被兵部采购,作为东征军的后勤补给,送去了日本。
李逵的府上眼下就投资了山参、罐头两个产业,同本朝的勋贵们一样,都属于销售的范围有限、不会影响到民生、能赚些钱的小众产业。
骂完了朝鲜商人,李逵还得老老实实交钱,他性子直,又一直领兵在外作战,难得有空闲为家计考虑,又由于入行时间短,经验不足,就被朝鲜商人打了个时间差,将洪武十四年下半年入冬时节百姓采集的山参都收购了。
平白让朝鲜人居中多赚了一笔,李逵很是不爽,但他知道自己也不能由着性子胡来了,王伦对住在东京城的勋贵和子弟们管教得非常严,开封府在包康就任期间就进行了至少两次大规模的严打工作。
所以京师的纨绔子弟们都十分老实,勋贵们的子弟大多还在上学的年纪,根本没有机会纨绔的。
今日逢着休沐,本朝推行星期制度,也就是七曜纪日法,逢着日、月两曜日都是休息日,所以李逵听完管家的汇报,嘱咐去账房支了钱,便换了便装,骑着马出了门。
他打算寻李衮去金明池那里赌钱,唐朝末年市井文化流行,到了前宋就极其繁荣,王伦坐龙椅十余年,东京城也被治理得繁花似锦,娱乐方式多种多样。
不过以李逵的脑子,他玩不来竹牌马吊,就
“啖狗肠高丽奴!竟敢欺到俺头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