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国以及前身南诏国受唐朝影响很深,也以唐朝的“道”来作为地域行政的划分,甚至这个白蛮语中的“特磨”,都是受汉语影响的。
白蛮语中“特磨”意思是“公黄牛”,而汉语中“特”的本意就是公牛。
这两路大军自北自东齐进,最终要在大理国石城郡,也就是后世的曲靖会合。石城郡一下,就可以威胁到隔壁的鄯阐府,也就是后世的昆明,所以石城郡可谓是大理国之咽喉。
洪武十五年二月初,新汉这个被王伦一手打造出来的战争机器便再度开始运转了起来。
对大理国了解得越多,王伦就越发敬佩明太祖朱元璋。从南诏国到大理国,云南地区的上层统治者们在不断接受汉化,内部诸部落固然彼此不认同,但经过长期的混战,大致上的共同民族认同已经初现。
历史上由于蒙古的崛起和入侵,导致的最大一个后果就是,东亚地区的各个民族认同感不断增强,后世的许多民族就在宋元时期打下了彻底成型的基础。
所以历史交给两宋的任务,宋朝一个都没有完成,契丹人是被女真人消灭同化的,女真人是被蒙古人消灭的,党项人是被蒙古人灭族的,朝鲜是被蒙古人催生形成的,云南的民族觉醒也是被蒙古人的军事压力催生形成的。
故而王伦现在面对的大理国,对比明太祖遇到的大理国,不去对比军事实力,单单在内部民族认同感方面而言就完全不同。
与明太祖相比,新汉面对的大理国并不是一个强势的对手,内部诸蛮部有着极强的分裂倾向,上层贵族对高氏一直把控权力很是不满,所以新汉可以很轻松地找到许多帮手与内应。
更关键的是,段正严已经厌恶了当高氏傀儡的生活,他老爹是被高氏拥立的,他本人是被高氏拥立的,就连他的继承人,他本人都不能做主,还是被高氏挑选出来的。
于是段正严选择了与中原王朝合作,一同对付高氏,哪怕以大理国不存为代价,他也要让段氏彻底摆脱高氏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