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柱王国鼎盛时威震西域,在汉军没有重返西域之前,桑哥已经以呼罗珊地区为根据地,多少重振了塞尔柱的荣光,但在岳飞眼里,评价依旧不过是“兵弱”而已。
岳飞派王彦名为“邀战”实为“夺势”,就是奔着打击对手士气而去的。
刚刚经历了与左路军的大战,岳飞是以六千骑兵再加上近一万征召葛罗禄骑兵为主力发起的进攻,尽管一战全灭,但岳飞觉得对手实在太弱了,他的目标始终是桑哥本人。
桑哥是远道支援而来,汉军则勉强算是以逸待劳,但桑哥将他的大军阵型收缩得太紧了,若桑哥不愿意打,岳飞也不会主动进攻,那样太折损汉军实力了,所以他就要逼迫桑哥主动进攻。
王彦已经打击了对手的士气,接下来就要逼迫桑哥迎战,不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机会。
数百名锡斯坦苏丹国的俘虏们被押到阵前跪了下来,一个蔑儿乞将领将锡斯坦苏丹的头颅挑在了长枪上,汉军军鼓停歇的一瞬间,跳下马来的蔑儿乞士兵们便纷纷举起腰刀,猛地砍了下去。
数百颗脑袋滚落,列阵的汉军将士们以长枪击地、以腰刀击打盾牌,再次发出欢呼声。
桑哥的脸色铁青,他不是不敢跟汉军交手,只是不愿意在这样的情况下仓促发起战斗,但汉军的表现,已经让他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应战。
不应战,他在联军的威望就彻底丧失,他这个名义上的塞尔柱苏丹,从此再没有任何号召力可言。
于是在桑哥的指挥下,塞尔柱联军中路军的兵马开始缓缓移动了起来,大约六千步兵出列,另有三千骑兵向着左翼方向运动。
这是战场上很常见的战术,桑哥也懂得左右两翼骑兵齐进、甚至派骑兵迂回的战术,但他用不出来。
侧翼突进、迂回突袭,几乎每一个汉军骑兵将领都会用,但是在中原王朝看来烂大街的战术,却不是这个时代随便一支军队都会使用的,不仅仅是将领的军事素养和能力不足,士兵的素质也不足以支撑起稍微复杂一些的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