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岳飞的命令传来,近一万葛罗禄牧民骑兵汇集而来,就等候在不花剌城北面百余里处,现在他们终于等来了机会。
葛罗禄人挥舞着弯刀,挥舞着长枪,张起了角弓,发出了狼嚎一般的嘶吼,带着对突厥人的仇恨,狠狠地撞了过来。
在葛罗禄人出现之前,杨再兴便已经领着三千汉骑反身冲了过来,锡斯坦苏丹本打算收紧阵型,但葛罗禄人突然从侧翼杀出,王彦领两千骑兵迂回到了后方,这场战斗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面对塞尔柱联军,汉军联军的确不占优势,但岳飞仅仅通过一次中等距离的拉扯,就在左路军的对面集结了三万六千左右的大军,与左路军的三万大军相比,反而在一个方向占据了微弱了兵力优势。
同其他塞尔柱诸小苏丹国一样,锡斯坦也是贵族分封、贵族领兵,甚至可以说,在这个时代,不管是欧洲诸国、西亚、中亚诸国,还是日本倭国,军队的建设方式几乎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少部分军事贵族作为战争的主力,临时征召民间百姓为辅助。
华夏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这种情况,但往上追溯的话,那已经是周朝时期的事情了,随着春秋时期诸侯国混战规模的扩大,这种以贵族为基础构筑的军队模式,早就被华夏王朝抛弃了。
当然从北周、隋、唐朝前期的府兵制度,也可以看作是这种军队建设模式的改进。
西域诸国第一次见识到中原王朝全民皆可为兵的恐怖之处,锡斯坦苏丹脸色苍白,他亲眼看到派出去迎战的手下,被杨再兴为首的汉军骑兵一个照面就打崩了!
要知道他派出去的骑兵,最低也是个小贵族,是有封地的,这就很类似同时期欧洲的“骑士阶层”。
锡斯坦的贵族将领、士兵们的确很勇敢,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从小就接受各种军事训练和教育,战争于他们而言,是使命,是荣誉,是信念。
但是这一切在更加勇猛的汉军面前,都变成了一堆泡沫,被汉军骑兵迅猛霸道的冲击,轻松且随意地击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