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末犍城所在的西喀拉汗国与碎叶城所在的东喀拉汗国都算是对宗教态度比较宽容的两个西域小国,实在是这里的信仰太复杂了。
拜火的祆教在这里诞生,推信光明黑暗二宗的摩尼教在这里诞生,随着绿教强势向东入侵,逐渐成为主流,但其他宗教和信仰仍旧顽强地存在着。
比如两个喀拉汗国境内的葛罗禄、康里诸部落,曾经是突厥帝国的从属,故而仍旧信仰的是佛教、摩尼教、景教和原始萨满教,对伊斯兰化十分抵触。
所以东喀拉汗国的内部分裂,不单单是生活方式的不同,南北方信仰的差别也是重要的原因。
伊卜拉欣二世在联军中的话语权不足,因为汉军是从中原来的,这让葛罗禄、康里等部落天然地对中原有几分好感和亲近感,或者说敬畏感。
岳飞便允许自萨末犍向北一直到碎叶城、八剌沙衮,凡百姓皆可自由信仰自己想要信仰的宗教,废除了此前统治者们对所谓异教徒的额外征税,不论部落、民族,皆享有一切生存的权利。
作为新的征服者与调解者,汉军在萨末犍城以及周边地区的政策迅速受到了广发河中百姓以及两喀拉汗国百姓们的支持。
东喀拉汗国的前任国王并没有挑选一个合适的继承人,伊卜拉欣二世的性子太软了,手腕也不够强硬,看到葛罗禄人、康里人像是两条猎犬一般围绕在汉军身边,他也不敢多说什么。
毕竟岳飞为人公正,攻占了萨末犍城之后,汉军在西域一共只占据了四座城池,自东向西、自北向南分别是碎叶城、怛罗斯城、俱战提城和萨末犍城,其余原属于西喀拉汗国的土地,都被岳飞按照功劳大小分了下去。
东喀拉汗国也分得了一块土地,就在俱战提城的东南,翻越葱岭大雪山,向东就与喀什噶尔连接在了一起。
汉军的这四座城池,恰似一条珍珠链,将丝绸之路进入西域草原的道路彻底连通了起来,这意味着从中原来的瓷器、丝绸、布帛、茶叶、霜糖,都可以畅通无阻地从开封府一路运输售卖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