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推广乡议制度

茶馆中顿时出现了一阵吸凉气的羡慕声。

江汉平原富庶之地,人口多,故而朝廷推行均田,也无法严格遵守每丁至少四十亩的规矩,这么一算的话,事关二十户百姓,乡议大夫就能让皇帝也得闻,试问哪个人不羡慕呢?

“我听闻吕布政在任时,曾有意推行乡议,为何我湖北人没有这般好处?”

茶馆里就有百姓不满了,吕布政就是吕颐浩,继任湖北行省布政使的是赵不群,这位虽然也有干吏之才,但毕竟是前宋宗室出身,所以为官就难免保守了一些。

“赵布政在江陵府也设了乡议局,只是不曾来咱们江夏府,再等等吧。老兄平日素有人望,若朝廷推行时,我便选你为乡议大夫!”

朝廷对于乡议大夫的选择标准,早已经传遍天下,只是王伦推行这种改革,需要自基层向上,而基层的选拔内幕太多,监督监管的压力太大,况且还有许多百姓不清楚乡议局到底是做什么的。

现在第一届乡议大夫会议召开,讨论的各地事务被广泛宣传后,至少百姓们也清楚了,乡议大夫究竟是要干什么的了。

似江夏府的这种民间讨论,就随着《民报》不断向各处传去,引发了更为广泛的讨论。

浙江行省的反应最快,第一时间上书,请求朝廷派人指导,请求派官员前往山东行事学习,从而将乡议局制度也学习并推广起来。

一些地方上顽固的乡绅们也想明白了,朝廷一直打压地方乡绅势力,夺回基层的治理权,乡议局制度至少也给他们开了个口子,让他们重新有了些说话的权力。

虽然要跟泥腿子、小人坐在一个屋子里议事,让这些自诩为士大夫的“乡贤”们很是不满,但若是继续反对,以皇帝的性情,一时怒起,只怕就要强行推动,然后将自己也拒之门外了。

皇帝老儿可是一直提着刀的,与其继续对抗,不如暂时选择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