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左良玉北上救援孙传庭,那么就由罗汝才率军尾随其后攻打左良玉。
最后,李自成也没忘了汝宁府城,特意安排马守应留守城西流贼大营,率领他的数万流贼人马,继续从西面看住汝宁府城。
崇祯十五年闰十一月二十六日清晨,天还没有大亮,李自成亲率流贼大军主力拔营而去,盯着当头的寒风,以各部老营为督战队,驱使二十余万流贼,分作两路,从东,从南,铺天盖地奔遂平去了。
当日辰时左右,奉命驻扎在沙河集警戒流贼的孙传庭部前锋高杰,得到部下报告,说沙河集东南方向数理外有大批人马正快速接近,吃惊之余,立刻点齐了麾下人马,亲自前往查看。
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当他策马登上一处高地往东南方了望的时候,差一点惊落马下。
因为寒风肆虐,所以没有一点雾,虽然才过卯时,天光暗淡,但是高杰仍能看到数里外的景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看不清楚来的是哪路人马,以及到底来了多少人,但是黑压压一大片,无边无际的人马,已经足以说明一切了。
这样的阵势,他可见过,别说他高杰了,任谁来了也只有避敌锋芒这一个选择。
想当年那个号称万人敌、令各路贼头闻风丧胆的“大曹将军”曹文诏,还不是自恃骁勇最后折在了各路贼头们搞出来的无边无际的人海战术之中。
当年身为流贼团伙的一分子,高杰可是亲眼目睹过那个大场面的,此时又看见类似的场面,身上哪还有在沙河集硬抗流贼大军的勇气?
于是他掉头就跑,率军过了结冰的小沙河,奔回遂平报信去了。
而他刚刚撤离沙河集,流贼大军的先头队伍就如同决堤的洪水一样涌入了沙河集,而且丝毫也不作停留,一路往遂平县城方向席卷而去。
崇祯十五年闰十一月二十六日,辰时三刻,约莫后世早上七点四十五分,孙传庭在遂平县城县衙内的下榻之所,刚刚接见了赶回来报信的高杰,还没决定如何应对,就又有驻守南门的将领前来报信,说流贼先头队伍已经到了南门外。
等到孙传庭披挂整齐,匆匆忙忙带领麾下总兵大将们赶到遂平南门城上准备迎敌的时候,城外云集的流贼大军已经多达数万人了。
而且仍有后续大量的流贼队伍,在一刻不停地朝着遂平县城的南门外涌来。
遂平县城不大,城墙也不高,而且已经被李自成的流贼大军洗劫过一遍了,人口流失殆尽,到处都是残破不堪。
孙传庭以它为驻军之所,主要是为麾下各路官军求得一个心理上的安慰。
因为有个城池容身,哪怕低矮一些,残破一些,至少有一个遮风挡雪的地方,总要好过驻扎在野地里。
但是因为进驻时间有限,残破的城池他还没有来得及动员麾下全面整修,若是流贼偏师来袭,那还好说,凭借自军远高于一般流贼的战力,他丝毫不惧。
可是现在,来者分明不是流贼的偏师,也不是一般的流贼队伍。
孙传庭是个大高个,五十上下,身材挺拔,此刻蜡黄干瘦的脸上布满了愁容,扭头看向身侧的固原总兵郑家栋、临洮总兵牛成虎两员大将,似有征询之意。
郑家栋、牛成虎两人在遂平县城分驻在西墙和南墙之内,距离南门最近,也最先得到消息。
但是此刻他们看着城外越来越多,已经不下十数万的流贼队伍,脸色也极为难看。
瞥见孙传庭看向自己,两个人连忙低头,不与孙传庭对视。
孙传庭见状,正要开口询问,突然听到城外一阵大噪,并随即响起了如同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
举目望去,却见一队披着重铠的骑兵,簇拥着一面大纛如同长龙一样穿过密密麻麻的流贼队伍,来到阵前。
孙传庭举起一支单筒的千里镜,细细看去,就见那面高举的大纛上写着几个金字: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
“原来是闯逆,李贼,亲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