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五章 土地

吃过祖家军一系兵马大亏的袁进,那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最担心的就自己们在前方打生打死,祖家军一系兵马随后蜂拥而来,拿走胜利果实。

他听过一个传言,说杨都督跟辽西祖大帅的使者有过什么约定,大意是双方联手平虏,等收复辽沈后,要以辽河为界分享战果。

对此,袁进是不相信的,但他也担心这是祖家军那边的想法,他们想要辽河以西的土地。

既然如此,老子就偏不让你如意,老子现在就往辽河口以西移民,把宜开垦宜耕种的土地给占了,分了,老子就不信你到时候还能硬夺回去。

这些想法,袁进当然没有完全说给杨振。

在他看来,杨振样样都好,对他也不错。

可就是有一样不好,就是对辽西祖家那帮人太客气了,老是委曲求全,事事忍让,不敢掀桌子。

这让他一想起来就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憋屈。

只是他身为金海西路的总兵官,身份地位今非昔比,也不能老是在杨振面前抱怨。

现在有了三岔河口的营口城,且河口以西的土地,广阔,肥沃,且“无主”,加上清虏又要议和,也不来,当此天时地利人和皆在己方之时,自己不占,岂不可惜?

所以,根本不用杨振动员,袁进自己就按捺不住要主动移防到那里去了。

当然了,对于袁进想要扩大金海西路地盘的心思,杨振也不是毫无所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眼下,李吉和统计公所虽然没有跟着杨振北来,但是其在金海西路水师团营以及金海北路军队之中培养的线人渠道,已经暂时交到重归杨振行营的麻克清手上了。

包括驻扎在西海大营和连云岛大营的所有团营在内,他们在杨振这里,几乎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军中士卒们的怨怼议论也好,将领们之间的日常交往也罢,每隔几天就会以口信或者简短的文字形式,被呈报到杨振的面前。

自从进驻到连云岛后,袁进与吕品奇之间,在明里暗里一直存在竞争,既争土地屯所,也争移民人口。

从复州城往北,直到盖州,宜耕的土地其实就那么多。

在杨振移镇盖州,并决心将屯垦事业继续往北推进之前,金海西路和金海北路两路相争的情况根本无法避免。

而当时的情况是,袁进在移民人口的争夺上占据上风,因为他有船队。

但是在宜耕土地的争夺上,他却处于下风,大量多尔衮驻屯盖州时开垦的熟地落到了金海北路的手里。

而金海西路拿到最多的,就是金海北路要不了的海岛、半岛,还有人家剩下的沿海山地或者草甸荒滩。

这让袁进及其麾下不少将领的心里颇有一些不忿。

但是当时西路军北上,不论是攻打许官堡,还是攻打熊岳城,出力最大的是吕品奇的金海北路兵马,而袁进更多是统率水师打辅助。

所以最终分配战果的时候,是这个结果,他也不好在明面上闹得太难看。

到了杨振决心修筑营口城时,袁进有意在三岔河口东西两边同时大举开辟屯所,但是当时的杨振还是比较谨慎,想先修好了城,有了立足点再说。

同时也要先试一试距离最近的清虏驻军,即耀州城驻军是什么反应,所以没有支持他的想法。

当然了,当时的杨振更担心的其实是移民屯所过冬的吃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