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参赛雕刻师们命运的关键时刻到了。
天工奖决赛在完成第二阶段,也就是交叉复评阶段之后,基本上每件作品的最终得分就定下来了,哪些能获奖,哪些无缘奖项基本已成定局,但关键奖项由哪些作品获得却并没有因此成为最终定局。
还得看最后一轮。
即终评合议阶段。
到了终评合议阶段,所有的评审不再分组,而是汇聚到一起,在评审长的主持下,一起来合议、评审最终有可能或各种奖项的候选作品,并最终由所有评委再次投票决定出关键奖项的获得作品。
比如说,本次比赛一共有468件作品入围决赛权,按照大赛的奖项设置,金奖作品获得比例是参赛作品数量的3%,约14件,银奖5%,约24件,铜奖9%,约42件……
此外还有最佳创意奖、最佳工艺奖、最佳专题奖等若干件。
其中的金奖是出了名的僧多粥少,且还得照顾到不同的玉种,使得每个大类都得有作品被评为金奖才符合大赛的宗旨。
如此一来,就不能纯粹地看第一、二阶段的得分高低了,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每个玉种都有几件入围作品,然后由大家一起合议并投票选出其中的金奖获奖作品。
至于最佳创意奖、最佳工艺奖、最佳专题奖等,就更不能纯粹看第一、二阶段的评分了,而是得从创意、工艺、主题等角度去挑选并投票决定获奖作品。
这就是终评合议阶段的必要性。
下午四点,所有作品的评分汇总表已摆到了评审长李春生的案头,入围终评合议阶段的所有作品也已由工作人员准备好,所有的评审团成员则围坐在了李春生的身边。
李春生看了看评分表上的金奖候选名单,然后又看向了原和田玉组的组长,说:“张老师,和田玉雕刻是您最擅长的领域,这两件和田玉作品就由您来负责最终的点评吧。”
第一件金奖作品的终评合议投票就此开始。
前面提到过,天工奖为了鼓励玉雕师们多选用不同的玉种来雕刻作品,因此在奖项的评定时,会尽可能将各主要玉种都涵盖到,于是便采用了一种独特的金奖评定方法,那就是同玉种作品对垒。
就好比说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这两件,都是采用和田玉作为雕刻材料,一件名为《敦煌飞天》,另一件为《山河颂》,都是在第一二阶段获得了很高评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