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合流

意识到底是什么?

林朝初给出侧面的描述。

宇宙中,大部分氢原子,都源自138亿年前的那场爆炸。

某种意义上说,原子是不灭的。

它们循环在蓝星的生态圈,参与各种物理、化学反应,组成一块石头、一棵草,一只鸟和一个人。

构成李前身体的原子,有来自宇宙大爆炸的初始物质,也有恒星中诞生的物质,也有几万年前原始人的物质,也有几千年前秦始皇的物质,爱因斯坦等等。

这些物质组合,诞生李前,奇妙的脑神经放电现象,产生思维智慧。

眼耳口鼻舌,五感感受的输入,

人生体验,经验的积累输出,又反过来强化与改变人的行为模式,所思所想。

“或许你我的所思所想,做出的每一个选择,归根究底,都是大脑算法的概率结果。”

林朝初说道。

“那么我们到底是计算模型,还是什么……”李前自语般提问。

今天的交流对他受益匪浅,关于意识的问题拆分成更多的问题。

“这谁知道呢?”

林朝初笑着说道,

“我们还太懵懂,这个宇宙又有着无数的奥秘等待探索。”

苏想系着围裙,掐着点走出厨房,打破客厅中思索的宁静,道:

“李前,可以开饭了。”

“哈哈,这怎么好意思劳烦小苏……”

林朝初笑着起身,作势离开,李前把他留下。

张琳跟着苏想进入厨房,端出蒸肉,炒青椒、豆角等,都是家常菜。

停止讨论意识是什么这种偏哲学性问题,饭桌上,聊起最近的科技发展。

信息技术方面,张琳团队在尝试压缩智辅的体量,优化模型,为‘传薪号’飞船起航做准备。

天象事件中,准备留给月球基地的初号飞船正开始建造。

天象事件后,工程继续。

人类准备在天象-a建立新的基地。

而智辅脱离了庞大的机房和算力,智能程度肯定大幅下降。

商都方面设计的研究课题就很多了。

意识转移、冬眠技术、超进化基因,这三项进展缓慢,甚至停滞。

但相关衍生技术发展很快。

如脑机技术,继续拓展有可能攻克人脑信号的深度解析,建造真正的虚拟世界,甚至是——意识上传。

对于现在的人类文明,任何可能的技术进步都尤为重要。

另外,还有人造子宫的技术优化。

这项技术在天象事件前初步攻克,但还很难胜任大规模复刻。

无论之后天象-a星系新的遗种计划,还是后续解决人口增长缓慢的社会性问题,都有极大帮助。

平静但忙碌的状态下,时间是很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