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防狼措施

“沈总,这是今年的预算,您看一下。”

钱江,顺丰产业园副总裁办公室。

沈欣咬着笔尖若有所思。

“放那儿吧。”

作为顺风实质上的一把手,沈欣现在的心思几乎没怎么在快递业务上。

因为造车那边的动静太大了,她时不时就得掺和一下,而且是主动的。

其实小老板初次提出这个战略的时候,沈欣不怎么赞成。

觉得在主业面临困境的时候,分出太多的精力去搞副业属于不务正业。

可随着项目的进行,她也有点投入了。

谁也想不到。

顺风造个车,突然就爆了。

不管什么行业,只要有成绩,谁都愿意往上贴。

于是此时的沈欣还在回味小老板提出的智行生态战略。

进来汇报工作的俞兆林看沈欣不在线,有点小埋怨。

“沈总,你还是先看一看吧,情况不容乐观。”

“趋势基本上是稳住了,按照邮政那边发布的数据,全国的快递业务大量同比增长了11%……”

沈欣这才回过神来,拿起了报表。

进看一眼,她明白了属俞兆林所说的不容乐观是什么意思。

由于直播电商成为购物的主流,消费者下沉化、碎片化,使快递业务转向轻小件、逆向化。

总体上是量增价减的行情。

单量是保住了,但每单的客单价在逐步下跌。

四年前快递客单价是10.55,三年前9.54、再到后来的9.55、9.04。

一年比一年低,而且肉眼可见,明年还是止不住。

对于其他快递来说,这个客单价目前还在承受范围内。

可顺风,主打的是差异化高质量服务。

成本自然比比人高。

俞兆林急得直嘬牙花:“我估计单价跌到八块钱,是眨眼的事儿。”

“关键我感觉我们的生死线就在8块钱左右。”

“一旦低于这个价格,利润会惨不忍睹。”

“日子本来已经很难过了,如果不想办法,这可能会是史上最大危机。”

沈欣能听出俞兆林有明显的秦湘。

于是抬头问道:“那你的意见是?”

“保单量,提单价。”

目前快递业务,沈欣负总责,俞兆林二把手。

剩下的精兵强将,全都被小老板调去造车了。

所以俞兆林感觉他身上的担子可重了。

自从市场部把数据发过来之后,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

思来想去,他觉得只有这个方法还值得一试。

“你听起来两者是互相矛盾的。”

“实则不然。”

“行业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友商,这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客单价比较高的那一方,我们是劣势,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如此大环境,我们只能狠心破釜沉舟了。”

“一手保单量,先用补贴,把市场份额保住,争取搞死几个同行。”

“等到业务稳固一点,逐渐的把单价提上来,把这两年的亏损补进去。”

沈欣没有发表看法。

一味的沉默。

俞兆林的想法是常规路线,之前在各个行业都有用过。

当市场陷入僵持阶段,为了争夺有限的客户,几个主要竞争者开始内卷。

疯了一样的补贴,给消费者撒钱。

一旦市场回归到稳定的三足鼎立,或者一家独大的局面。

再用后续的提价补回损失。

看似没有问题。

消费者在前两年确实得到了真金白银的优惠,可后来呢?

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

最重要的是,按照俞兆林的说法他们必须先搞死几家友商。

沈欣很怀疑,如果快递业只剩三到五家有竞争力的厂商,行业真的会好起来吗?

这是值得深思的战略问题。

如今的自己,已经不是分管具体业务的执行者,棋子。

而是主管集团战略的棋手。

角色的变化,要求思维也要立刻变化。

沈欣从业多年,经历和手段不可谓不丰富。

但真正坐到了这个位子,她觉得之前的经历几乎没什么用。

一人肩负着整个集团业务的生死,每一步棋都尤为重要。

不仅仅是对自己业务能力的考验,更多的还有战略考量、战略定力这些曾经自己接触不到的技能。

“原来小老板真的没那么容易。”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