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伊比利亚-亚平宁峰会·二

也难怪众人会如此惊讶。

要知道,此时的国际间所谓的贸易协议大多就是拍脑子估个关税,或者某某商品禁入/准入之类。

一旦出了问题,要么是大国按着小国让渡利益,要么就是直接开撕。

之前的塞纳-莱茵河贸易协议就已经是此类协议的典范了,而此时的共同市场规则更是跨越级的先进与文明。

至少,在所有成员国看来,条款挑不出任何问题,大国小国一视同仁,甚至还有些偏向小国。

例如对小国劣势产业的保护条款。仲裁委员会的选举也是所有成员国每人一票,摩德纳和法国具有同样的话语权。

这么完美的共同市场要是不加入,简直是对不起自己!

而他们的想法也早就在约瑟夫的预料之中。

开玩笑,WTO可是二十世纪末的经济学家和外交家们绞尽脑汁搞出来的规则,连信息化时代的国家都看不出毛病来,更别说还处在工业化初期的这些国家了。

完全是理念上的降维打击。

然而,实际上这些对所有成员国都公平公正的条款,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就如同你让泰森和林黛玉打拳击,比赛规则对他们有着同样的约束,这拳赛就公平吗?

同样的,法国的体量和国力,在同样的规则之下,完全碾压其他小国。

最简单的道理,法国能拿出数千万法郎,集合大量技术人员研发蒸汽机,其他小国根本做不到。最后就只能等着法国蒸汽机占领他们的市场。

就算大家的技术能力都在一个档次,法国的工厂能轻松招募到成千上万的工人,用产能压低成本,小国完全没有竞争之力。

当然,对于这样一个巨大市场里的小国来说,也能在中低端产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获得以前难以企及的发展机遇。

可以说,最终还是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