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靠近第一个目标。
这个特务的注意力,都在李静芊的身上。
对于来自背后的威胁,有留意。但是并没有太在意。
于是……
张庸一把捂住对方的嘴巴,拿走对方的手枪。
随后勒住对方脖子,将其拖入旁边的空房子。
以前特务处的基本功,没落下。
但是力气用大了,特务直接被勒晕过去了。
幸好有大记忆恢复术。
“啪!”
“啪!”
两巴掌下去,将对方扇醒。
对方迷迷糊糊的看到张庸。神智还没完全恢复。
“我是张庸。以前特务处的。”
“丁墨村在哪里?”
“还有李世群,他们在什么地方?”
张庸直截了当的问道。
眼前这个特务,多半和叶万生无关。
因为叶万生的出逃,是很仓促的。不可能带太多部下。
只有丁墨村、李世群,无声无息的消失了那么久,可能不是一个人叛逃。
是一堆。一窝。一群。
后来的76号,就有很多来自中统的叛徒。
这些人,熟悉红党,熟悉军统,确实是非常难缠的对手。危害极大。
“他们,他们……”特务嗫嚅。
“他们已经到上海了,是吗?”张庸冷冷问道。
那个特务点点头。
然后感觉自己答错了,又摇摇头。
“他们来做什么?”
“带我们来抓汉奸、叛徒。”
“你们盯梢的,就是汉奸、叛徒?”
“对!”
特务肯定的回答。
张庸于是明白,对方是被骗了。
其实很正常。
惯用的手法。
丁墨村和李世群,当然不可能告诉别人,我们去投靠日寇了,你们要不要去?
这是没脑子。
他们肯定会用堂而皇之的借口。
比如说,带手下潜行到上海,说是锄奸。其实是自己要当汉奸。
在联系上日寇以后,谈妥条件,就会露出真面目。
那些被骗过来的人,要么顺从,要么被杀。没有其他的选择。
在投靠日寇之前,需要投名状。
抓捕抗日分子,就是最好的投名状。包括红党和军统。
可能军统上海站的人已经被消灭的差不多了,现在轮到红党了。于是李静芊被盯上了。
她不应该来。
真的。
中统那些叛徒,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在对付红党方面,中统比军统更加有经验。对红党的组织架构、行为方式更加有研究。
可以这么说,军统都是一群糙汉。很少有吃脑子的。但是中统那边,很多人文化极高。
徐恩曾、叶秀峰这些,都是大学生,还出国留过学的。
“你被骗了。”
“什么?”
“丁墨村和李世群要投靠日寇。他们才是真正的汉奸、叛徒。”
“啊?”
那个特务惊愕而迷惘。
张庸伸手将其打晕。没有杀。这是个被骗的。
只杀汉奸、叛徒。还有日寇。
出门。反锁。
去收拾第二个目标。
然后是第三个……
都是不知情的。
丁墨村和李世群,暂时不可能告诉他们实情。
可能是带来的人手没太多,所以,只有三个人盯梢。没有后备。没有外围第二重盯梢。
在正常的情况下,往往应该有三重监控措施。
全部打晕。
然后回复本来面目。
靠近李静芊。
她在书店里。
装作是在看书。其实细心留意四周的动静。
显然是在等接头人。
张庸静悄悄的来到她的身边。
“不要回头。”
“我是张庸。”
“你被中统的叛徒盯上了。”
张庸低声说道。
李静芊的肩头颤抖两下,恢复平静。
随后,用书本压着自己的胸口。她有一点震惊。需要外力帮忙平复。
张庸!
居然是他!
他居然也来上海了!
天!
怎么可能?
他昨天还在汉口呢!
怎么忽然间就到了上海了?真神奇……
“你……”
“盯梢的人我已经除掉。”
“谢谢。”
“丁墨村和李世群可能叛变投敌了。”
“什么?”
“军统上海站应该就是他们摧毁的。他们隐藏在暗中,我没找到人。”
“他们中统……”
“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人叛变投敌。你们要小心。中统对你们的研究非常深,一不小心就会中招。”
“谢谢……”
李静芷用力压着自己的胸口。
她需要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不能紧张。不能激动。不能畏惧。
想要再说什么,却发现张庸已经走了。
缓缓回头。一目成空。
什么都没有。
差点以为刚才是幻觉。
但是,她的理智告诉她,这是真的。
张庸的确来过。
的确和她说了一番很严肃的话。
她必须将信息传递出去。
就在这时候,又有人静悄悄的进来了。
西装革履。显然上流社会绅士的模样。
拿着一把黑色的长柄雨伞。黑色的伞柄上面绑着一根红色的丝线。
她急忙抖擞精神。
这是她的接头人。
接头人来了。
对方是一个中年男子。穿着得体。
他不经意的从旁边走过,和李静芊互相对望一眼。
李静芷将一本《镜花缘》封面展示给对方。对方点点头,然后慢慢向前走。
暗号对上。
确实是他。
李静芊将镜花缘放回去。然后快步离开。走在男子前面。
就在她经过男子身边的时候,男子忽然举起雨伞,刺中她的小腿。她顿时意识到不对。有麻痹感。
不好……
叛徒……
一个可怕的字眼冒出。
对方的雨伞尖尖有毒。对方暗算自己。想要活捉自己。
要命……
对方叛变了。
难怪自己会被盯上。
她反应还是慢了。没有立刻终止接头。
警惕性还是低了。
回去根据地一段时间,对危险的警觉性严重降低。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后悔……
不甘……
感觉身体软软的。
背后男子上来,将她搂住,继续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