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故事(本章免费)

“陛下,雒阳间的物议便是这般。”云台殿中,牵招一如既往地向刘辩简明地介绍着最近的雒阳“热搜”。

刘辩听后,略一沉吟,问道:“子经如何看待青海属国事?”

牵招在刘辩身边待的久了,知道天子如此问,只是在问他的想法而已,遂直言道:“臣也以为再扩大青海属国范围除了耗费钱粮人力外并无意义。”

刘辩点了点头,他明白牵招心中并没有“自古以来”这个概念,可话说回来,即便是他,在当前的气候条件下,也必须接受现实。

与其在现在为了一个名头耗费资源,不如为后人打好基础,相信后人的智慧。

次日朝会之上,刘辩召集群臣议定,否决了孙策与马超的上书,然后便让朝臣商议起了樊陵的谥号。

须知不是每个大臣都有资格得到谥号的,就连三公都不敢说稳得谥号。不过樊陵因其近些年来兴修水利之功,得到谥号的资格倒没人质疑——有本事你也去天下各处巡查规划水利去?

最终群臣议定,谥号曰“恭”,取自谥法——敬事供上曰恭。

至于相隔最遥远的西域事务,就不需要朝议来决定了……算算时间,当疏勒国的消息传到雒阳时,西域那边徐晃大概已经召集了西域诸国的军队去讨伐有不臣之心的疏勒了。

没错,就是有不臣之心。

没有得到大汉天子的准许,你也敢当国王?

狗脚王!

而雒阳的群臣们所能做的,只是等到西域都护府传来最后的结果,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商议赏罚事宜。

此外,根据汉使探明的消息,在西域的西面和西南,还有两个大国,分别是安息和大月氏(贵霜),这两个大国在以往的记录中与汉室皆有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