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看着乡亲们一个个拎着花生离开,周丰强心头滴血,这哪是顾客呀,分明是一张张的钱在离他远去。

为了尽快恢复买卖,隔天一早,农机所还没到上班时间周丰强就去门口守着,等技术员一来就好话连篇的将他请到了自家打油坊。

技术员围着榨油机敲敲打打半天,宣判死刑,“这机器修不好了,你再买一台吧。”

周丰强和胡桃着急,“怎么可能修不好呢,我们新买的榨油机,这才刚开业几天呀?”

这话也就是哄一哄外行人,技术员一脸“你们骗鬼呢”的表情看着他们,一时间倒是让两口子不好再继续编下去,再次确认,“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

技术员摇头,“没有。”

虽说这几天早就赚到了好几倍买报废榨油机的钱,可要重新买新机器,再联想到在机械厂看到的价格,周丰强就一阵肉疼,但为了油坊能继续开下去,他终究还是往市机械厂跑了一趟。

巧了,接待的人还是王保卫,因为实在不喜欢这位说话不讨喜又斤斤计较的顾客,他别说优惠了,比原价还多说了一百块钱呢。

在周丰强提出质疑的时候,王保卫随口扯了一句非专业人士听不懂的零件名称,说价格浮动是这个原材料涨价引起的。周丰强不懂被唬得一愣一愣的,1800块买了台榨油机,而且不知道有补贴。

*

时隔一天半,周记打油坊重新开张了,还没打油的人闻讯蜂拥而至,却在门口见到了一张涨价的公告牌:即日起,本油坊的加工费由每百斤7块改为8块。

来打油的乡亲们见了第一反应意见就大得很,“凭啥之前的人都是7块钱,到我们这儿就变成8块了?”

对此,周丰强和胡桃两脸为难的解释,“唉,我们也是没办法,之前的榨油机被人坑了,买了个残次品,刚用没几天就坏了,昨天刚花了大价钱去机械厂买来了好机器,手头真的紧,我们总得赚钱吃饭不是?还希望你们体谅一下。”

周家两口子都这么装穷卖惨了,乡亲们就勉为其难的同意了涨价,说是勉为其难,其实一个个心里门清的很,8块钱也比孟记的10块钱划算,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