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此时到了上坡,借着要说事,父子四个干脆下来推着洋车走。
按照年龄大小,孟大山率先发言,“镇东已经看完了,那边主要是菜市场和卖手编提篮、筐头和长筐的地方,除此之外就是村子了。”孟京成接道,“镇西是家畜家禽买卖市场。”
孟京晖负责的是镇南,“家具厂、化肥厂、弹棉花、扎纸草、羊头汤馆、饭馆。”
最后是孟京庭的镇北,“靠近省道的地方有个早餐馆,主卖糊豆、糁、油饼和香果子,再往中心区域走就是供销社和百货大楼,还有一个裁缝铺。”
“嗯。”孟大山认真听着,将儿子们说的生意一一在心里过滤一遍,觉得都不太适合自己家,不是本钱和手艺的问题,主要是镇子拢共就那么大,消费能力有限,每种买卖有一家就差不多饱和了。
孟京成出主意,“要不烙煎饼卖?”
“谁会乐意花钱买呢?现在家家户户都有鏊子,磨了小麦慢慢烙就是了,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孟京晖实话实说,他并不看好。
“那做什么呢?”孟京庭皱着眉头努力想主意。
说话间,见上坡结束脚下重新变成平地,孟家男人们重新上车骑着,这时候已经距离孟家村越来越近,拐过前面的小树林就能看到村碑。
没等进村呢,孟京庭远远看见村外的麦场里晒着一片又一片白花花的花生,脑袋里忽然灵光乍现,“要不开个打油坊?就榨花生油,反正咱们这边最不缺花生了。”
此话一出,孟大山和孟京成孟京晖竟然都没有反驳,反而陷入了深思:对呀,他们这边因为没有打油的地方,每年年末油缸见底以后都要天不亮赶着牛车拉着花生仁去十几里地之外的打油坊打油,如果再遇上人多排队,回来基本已经半夜。
几人越想越觉得可行,等到了家门口,这事儿基本就定下了,这才有在许若君几个人面前的宣布。
*
在取得家里媳妇儿一致的支持后,孟家男人的行动力杠杠的,决定一下就定下了明天的行程:孟大山带着孟京晖去找面馆老板问价,孟京成和孟京庭兄弟俩坐车去市里的机械厂买榨油机。
隔天一早吃过饭,当着全家人的面,孟大山从睡觉的里屋里拿出一个木盒子,打开里面是一沓一沓的大团结,这是他这些年和袁方伟合伙做生意攒下的全部积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