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了,我娘说这个是以前挖到个古墓找到的,觉得画得不错就拿回来了。”箫良蹦起来,打开窗户打了声口哨。
不一会儿,一只灰色的胖鸽子飞了过来。
箫良拿起纸笔铺开,刷刷几笔写了一张字条,塞进信鸽的脚桶里头,将鸽子放了,“我让我娘叫人送过来。”
邹良点了点头,倒是意外之喜。
小四子则是拉着箫良,“小良子好能干喔。”
箫良美得仰着脸嘿嘿直乐,霖夜火也是发呆,烤炉谱?
……
皇宫里,众人正翻书掐指头算着小公主的名字。
赵普喝了口茶,就看到公孙一个劲对他使眼色,赵普知道他估计怀疑那个小太监,于是就对太后道,“对了太后,有吃的么?我和公孙还没吃饭呢。”
“呦!”太后一惊,“哎呀,你们怎么不早说。”
太后对刚才那个奉茶的小太监摆摆手。
小太监就问赵普,“王爷和先生想吃什么?”
“随便弄点就好了,那书呆喜欢清淡点的。”赵普说得随意。
小太监答应了就走了,十分的懂事听话。
公孙抱着胳膊在一旁看着,除了“书呆”两字较刺耳之外,其他都挺顺心的,赵普就是嘴欠!
等小太监跑了,赵普往太后身边一坐。
太后虽然是他皇嫂,不过年纪差的太大了,赵普又是赵祯的定海神针,大宋朝的顶梁柱,她自然当儿子那么宠,见他凑到跟前了,伸手拍了拍他手背,笑问,“怎么?见皇上当爹了,你是不是也想了?看上谁了跟哀家说,哀家立马给你办婚礼,你这血气方刚的还不三年抱俩啊!”
赵普听得嘴角直抽,心说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太后。”赵普压低声音,问,“刚才那个小太监是哪儿来的?跟你多久了?”
太后愣了愣,认真道,“你说小信子啊?他跟着哀家可有二十年了吧。”
赵普惊讶,“这么久?”
“那可不!”太后道,“他原本就是柳公公的养子,我在外流浪那会儿,柳公公都是通过他来照顾我,那会儿他才十来岁呢,可乖巧了。”
“这样啊……”赵普皱了皱眉头,难道是自己多心,听着很可靠的样子。
“唉?”太后不解,“你这是觉得小信子有什么不妥还是什么?他可是对哀家忠心耿耿的,别是什么误会。”
“哦,不是……”赵普问,“太后,他既然跟了你那么久,你可知道他手上有一个火凤的纹身?”
太后愣了愣。
这时,外头小信子带着个丫鬟,托着两个食盒跑进来了,抬了一张干净的桌子来给赵普和公孙布置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