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7页

这群读书人年岁不一,最小的看着十五六岁,大的须发斑白。

“诸位,可否借个道?”

贾平安很客气。

一个瘦脸男子斜睨了他一眼,“不是本地人,可是行商?商人腌臜,也配来凭吊武侯?”

贾平安穿的是便衣,品质普通。新城穿的也不是什么华贵的衣裙,看着就像是中等人家的两口子带着仆从侍女出游。

贾平安笑了笑,“这里既然开门,自然谁都能来。”

男子冷笑,“我等在此吟诗作赋凭吊武侯,你这等腌臜的货色进来污了我等的眼,如何还能做得好诗赋?”

新城微微一笑,哪怕是隔着羃(上四下離),依旧让男子愣了一瞬。

贾平安苦笑,“你说这是何苦?”

十余文人正在作诗,有人说道:“我辈苦读多年,如今朝中弄了个什么新学的学堂,益州都有了十余家……哎!今年各地官府竟然从学堂中招募了数十学生,却把我辈置于何地?”

“蝇营狗苟之辈!”

贾平安听到这里不禁一怔。

王老二在他的身后低声道:“益州都督府下辖各地都有了学堂,不过数目还不够多。”

这个没办法,蜀地进出艰难,师资力量难以一下普及进来。外加这里局势平稳,保守力量不小,所以新学在这里的扩张有些艰难。

瘦脸男子怒不可遏,“那等人只需在都督府考试过关就能进了官府为官为吏,我看这不是什么蝇营狗苟,这是以势压人!”

“那位赵国公权势滔天,他压下来,都督府难道还敢违背他的意思?须知宫中还有他的阿姐呢!”

“哎!此人便是我儒学大敌,可惜不能相见,否则某定然要饱以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