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雍道:“世子,科考结束,按道理说张榜之日,皇上可是要出面的啊。”
“这个嘛……”
董冀苦笑一声,“在关东战事结束之前,就说皇上受了惊吓,暂时无法出面……”
顾雍点点头,“也唯有如此了!”
董冀说:“诸位叔父,兄长……父王多年的期望,能否实现,董冀就拜托大家了!”
“世子客气,世子客气!”
如今刘辩死了,董俷又不在长安,使得所有人在不经意间,隐隐以董冀为马首瞻。这一方面是因为,董俷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认可了董冀的继承人身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董冀在这个纷乱的夜晚中,表现出来调拨有度,心狠手辣的一面。
赵云因董冀的帮忙,为夏侯兰报仇雪恨。隐隐的,已经视董冀为主……
抛开赵云的因素不说,如今董冀手中有数千技击士。文有周不疑贾访贾穆,武有吾彦郭淮。再加上他那老丈人的家底,高顺训练出的陷阵营,已接手了城卫军的职能,可说是羽翼丰满。
所有人都有一种预感:这位世子,或许比不得董俷的勇武,但将来的成就,不会比董俷小。
董家的地位,再也无人能够撼动……
第四八九章 西行
朝阳升起,明媚阳光,普照三秦大地。
正是中秋日,长安在这明媚的阳光之中,也迎来了自有汉以来,第一次科举大考。
这一天,注定是要记载入史书。清晨一早,被彻夜喊杀声惊的难以入睡的人们,小心翼翼的打开了房门。
只见那长街上,血迹已经被羽林军用水冲刷干净,只是在一些隐秘的角落,仍能看到一丝端倪。除此之外,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卯时刚过,得到礼部官员通知,科举仍将正常举行消息的士子们,纷纷涌向了贡院。虽然还不清楚,昨夜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可谁又会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