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为肱骨,亦是同宗,焉能置若罔闻?
然李唐兵势太盛,房乔败退,谢科退守,皆无奈之举。今哀家已敕令征召兵马,举江东之力,不日即可出兵援救……望卿坚守,不旬月,江东大军定渡江伐逆……”
你再坚持一下,我这边已经在征召兵马,很快就会渡江援助。
这一封恳切的回信,也使得萧铣放下心来。根据信使的报告,萧隋的确是在征召兵马,且调来近百艘五牙战船,停泊于钱塘江外。看那架势,萧隋是准备水陆并进,以增援江陵。萧铣得知了这个情况后,也是信心大增,坚守之心日益坚决。
江陵,尚有兵马数万。
两湖的发展,虽然不似后世那样繁荣,却也初具雏形。
自东晋以来,不断的填湖垦荒,令两湖鱼米颇丰。如果只是坚守,以江陵的兵力,支撑个三五月,当不成问题。试想一下,萧太后既然已经开始征召兵马,又岂能时间太久?
李世民自荆门移师,合大军十五万人,围困江陵。
他当然也知道,若强攻必然损失惨重,所以在围城之后,便派出使者前去说降。
历史上,萧铣在荆门失守之后,即归顺李唐。
可如今他却态度坚决,丝毫不露半点口风,将使者赶出江陵。
其原因……非常简单。
萧太后让那信使带给萧铣了一句话:公不闻王世充举城献降,虽为王公,也难逃一死。
义宁禅位,猝死长安。
前车之鉴,比比皆是,望公三思。
想当初王世充投降,李唐也是格外恩重,封以王侯……然则王世充最终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