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也不好开口询问,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郑言庆所言不虚。
郑言庆则说:“杜先生可认识颜师古,颜先生?”
“你是说颜籀(音zhou,四声)颜大哥吗?”
颜籀,是颜师古的字,比杜如晦大四岁。郑言庆松了一口气,只要你们认识就好。
“颜先生年后要随我家大公子到洛阳,曾提起过杜先生。
他杜先生对经史之学甚有研究,而且颇有见解。所以大公子对先生,也非常仰慕。”
“哦,颜大哥真如此说吗?”
杜如晦笑意更浓,“如晦虽略通经史,但若论大家,还要首推郑氏。惭愧,杜某苦读十年,却身无功名。空学经纶,不过一介腐儒,算不得什么,算不得什么。”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杜如晦大概就是这样一种人吧。
言庆则说:“学经史,怎能称腐儒?殊不知,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杜先生又何必妄自菲薄,即便如今没有声名,日后也定成大家。”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这原本是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之口,却不想言庆竟提前说了出来。
杜如晦闻听,眼睛不禁一亮。
“小兄弟说的好,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他抬起头,向郑世安看去,“郑管家,敢问这位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