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桢似是想听听不同的意见,不回答而是温声问王韫,“王韫你会如何?”
“我?”王韫微微皱眉,沉思着。
她不清楚荀桢的朝代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她无法高谈阔论,而是保守地答道,“要是我……我想办一座书院?”
“书院?”
“嗯,“她双眼一亮,“在我们这儿有句话叫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纵使我失败了,但我播下了思想的火种,会有弟子继承我的思想继续为之奋斗,前仆后继。”
“即使只是些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
想到此处,王韫望着少年,笑吟吟道,“你以后要是能回去,要不试着兴建一座书院?”
荀桢沉吟了半晌,似是思考,不久他轻轻勾唇,朗声大笑了出来,少年的笑声如白鹤的清鸣,他眉眼温润道,落语如掷玉石,铿锵有力,“好。”
门外夜幕四合,来往飞驰的汽笛声交织,小城镇的灯光不似大城市恍若白昼,窗外高楼人家的灯光温柔地挥洒着,散落着星星点点的光晕。
少年舒展着长眉,郑重地起身,拱手道,“若有机会我定会兴建一座书院,不止报今日恩情,也为报你我相交之谊,在此还望你为书院赐名。”
王韫抬起头愕然看着少年,
少年垂头也望着她,两人一个站立一个坐着,此时俱都展颜笑了出来。
王韫此刻不必考虑高三升学的事,他也不必忧心科举的事,担心辜负父母师长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