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刘阚奏请嬴壮,请修楼仓渠。
对于此,嬴壮倒也没有反对,只是告诉刘阚:你要修渠没问题,可是别指望郡里给你多大的支持。最多也就是提供一些牛马工具,最多再给你配备一些粮食,除此之外,没别的支持。
经过建仓之后,嬴壮大概了解到了刘阚的做事方法。
这家伙喜欢以利晓于民众,不会轻易的征发徭役。这种办法好是好,但是所要耗费的钱粮太盛。
嬴壮觉得,刘阚现在是官,应该以官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不是动辄就谈什么利益。在他看来,大谈利益的人,多是商贾所为。刘阚不应该如此,但嬴壮也不会强迫刘阚去做改变。
总之,你要修渠没问题,郡府给你的支持就这么多,剩下的自己解决。
如果你还想要大兴土木,而且用你的办法,那很简单你自己出钱出粮,最多将来为你请功。
刘阚粗略计算了一下,如果在楼仓一带全面开动的话,他还真的承受不起。
原因无他,泗水花雕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已经逐渐的开始减产,并向江阳转移。
为挑选酒场的地址,审食其专程前往巴蜀。
预计如果把酒场全部转移到江阳的话,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过渡。这其中损失的利润,可非同小可。
所以在两年之内,刘阚必须要勒紧裤腰带,精打细算。
好在有曹参这么一个管家,倒是让刘阚轻松了很多。可即便如此,大兴土木的话,仍非他可以承受。
忍忍吧……
刘阚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缩小工程的规模,一块土地,一块土地的规划,以楼仓为中心,逐渐的想四周扩展。唔,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大概十年就可以让楼仓变成一块鱼米之乡,成为泗水最为富饶的地区。
但刘阚却清楚:他怕是没有十年的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