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还有逻辑学等;墨子还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在力学、几何学、代数学、光学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是当代诸子所望尘莫及。墨家在科学上的成就为众多学者所称赞,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认为:“先秦唯墨子颇治科学”。历史学家杨向奎称“中国古代墨家的科技成就等于或超过整个古代希腊。”
(4)一个貌似矛盾的问题
儒家强调祭祀的重要性,却不相信有鬼神?
回答:丧葬祭祀在古代受到重视,起初源于对鬼神的信仰,而儒家重视丧葬礼仪,不是由于信仰鬼神,而是由于重视去世的祖先。
墨家信仰鬼神,却反对丧葬祭祀的繁重礼仪?
回答:墨子论证鬼神的存在,是为他的兼爱理论作张本,而并不是对超自然有什么兴趣。他关于“天志”和“明鬼”的理论只是为了教人相信,实行兼爱,将得上天奖赏;反之,将受上天惩罚。这是墨子倡导的宗教规范。
(5)墨子的国家起源理论
国家兴起之前,社会处在一个“自然状态”之中,没有统一的是非标准,非常的混乱。国家之所以产生是为了制止人们由各行其是而产生的混乱。因此必须有一个国君顺应天意而产生,按照神的意志而设立,“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上同而不下比”,对最高领导,要事事同意,不要跟随下面的人。因而,墨子的国家性质必然是倾向中央集权主义的,国君的权力是绝对化的。当然,墨子心中的是非标准,“是”就是“交相兼”,“非”就是“交相别”。
(6)墨家着作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在东汉时的墨家着作尚存有八十六篇:
·《墨子》七十一篇--墨翟
·《胡非子》三篇--墨翟弟子
·《随巢子》六篇--墨翟弟子
·《我子》一篇
·《田俅子》三篇--先韩子
·《尹佚》二篇--一名在成、康时期的周朝官员在所着
墨家着作在六朝以后逐渐流失,现代所传的《墨子》只剩下五十三篇,这些篇幅是因为被道家着作《道藏》所收录,才得以留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