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不是上门么?招上门婿,孩子还可以跟男家姓”。
“柳树庄的姑娘眼界高,说媒一张口就是高中生,没有高中生人家都不带正眼看你的”。
哼!
就在一帮人捧着柳树庄的时候,一声冷哼声传进了众人的耳朵里。
“不就是最近才发家的小村子嘛,我就不信抵的了单王村去”这位年轻人怒气冲冲地说道。
大家都是闲扯淡的,很多在供销社商店蹲坐着都是来避风的,不是过来和人找架吵的,听到这位充满挑衅的话,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闭上了嘴。
所有人都明白这位十有八九就是单王村的了,大家不想招事,于是只得闭上了嘴巴。
现在镇上都知道单王村的人和柳村庄的相互看不过眼。
但其实呢?
事实并不像这些好事人想的那样,无论是柳树庄还是单王村两家都没有太大的交集。
没什么来往那是肯定的,至于水火不容则是根本没有,因为没有必要,各家过各家的日子,生意上又没有交集,犯的上么。
有些人就是嘴巴厉害,自己身上一身饥荒家里顿顿菜瓜饭,还觉得顿顿吃大米的人家不行了。
不过这样的情况,也从某一方面说明了乡亲们观念的转变,从唯公有制转向了市场经济的过程,老百姓已经从以前的观念转慢慢向了发家致富这四个字上了。大家都羡慕起了赚到了钱的村子。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一旦过了一条道德的底线之后,乡村道德观念的沦丧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桑柏现在自然是没有心情想人家怎么样怎么样的,他放下烟酒,直奔着摆木刻老头的地方去。
一直以来桑柏都欣赏老爷子的手艺,但是老爷子可不待见他,每次见他都不会给什么好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