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国基于凡人的思潮而生,属于是‘观察者效应闭环’的标准模型,即便神明本身陨落,只要神国还没有完全消散,它内部就仍然不会受到魔潮影响,”赫拉戈尔点了点头,“战神神国虽然目前正处于一种加速‘崩解’的状态,但这个崩解过程也是以数十年甚至上百年计算的,对于一年半之后就会开始、两到三年内就会结束的魔潮而言,那将是一个无比稳固又安全的避难所。
“我们不必担心神国避难所出现任何‘硬件故障’,不必担心它被击穿,甚至不需要额外的神经网络和心智统一场来维持它的运转,凡人亲手战胜了战神,因此在那座神国避难所中也不必担心受到精神污染,同时那里面也没有任何废土毒害和危险生物,其环境稳定安全……据说塞西尔的农学家们甚至尝试在战神神殿里种菜并取得了成功?”
注意到赫拉戈尔投来的视线,高文点了点头:“确实,我们从外面运了一些设备和物资进去,在战神神殿里造了个小规模的水培农场,收成不错,而且我们还测试了不依赖魔力运转的循环净水设施,也取得了成功……”
旁边贝尔塞提娅听得目瞪口呆,她瞪着眼睛看着高文:“你们怎么会想到……在战神的神国里做这种实验?”
“为什么不呢?”高文摊开手,“当你找到一个环境温和气候稳定而且又正好没有种过菜的地方时,难道你们就不想种点什么吗?”
贝尔塞提娅想了想,无言以对。
赫拉戈尔则对“塞西尔人曾尝试在战神神国里种菜并取得成功”一事十分理解,甚至在刚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他都没有丝毫意外,因为他很清楚,这正是异星探索诸多技术中的重要一环——而且是少有的、可以在不触发“最终忤逆”的情况下就能够点亮的一环。
对于这位曾亲自领导过巨龙航天工程的龙族领袖而言,他其实在很早以前便从高文的诸多行事中察觉了这一点……塞西尔人的目光,不知何时已经投向了星辰大海。
第1497章 母星屏障
小规模的水培农场和循环净水系统当然不可能用来满足一个规模庞大的末日庇护所日常运转,但塞西尔人在战神神国中进行的实验至少证明了一件事——如果有一年多的时间慢慢准备,那么凡人是能够在战神神国中实现一定程度的食物、饮水生产的,这足以减轻避难所中的供应压力,让规模有限的“神国避难所”容纳更多的居民。
这样一来,龙族的两个方案从规模上虽然都比不过精灵的“刚铎避难所”计划(或称换家计划),但只要同时实施,仍足以满足全世界的避难需求,而且不管是塔尔隆德大护盾还是神国本身的特殊性,在可靠性上都超出年久失修并且有一部分已经严重损毁的哨兵之塔。
同时,如果真的能如赫拉戈尔描述的那般顺利启动两座避难所,这多多少少也算是有了个“备份”——虽然仍旧比不过提丰帝国的“避难所都市群”那样有一大堆的安全冗余,但至少不会因为一座避难所被击穿就导致整个文明荡然无存。
在高文看来,龙族方面所提出的构想或许可以被视作是提丰与白银帝国两个方案的“混合升级版”,它同时具备了避难所都市群的可靠、冗余特性以及刚铎避难所的庞大规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两个方案各自最大的缺陷,这几乎已经是目前高文所听到的最接近完美的方案了。
赫拉戈尔所提出的这些计划背后唯一的问题,就是所有过程的实现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除了理论支撑之外,没有人知道心智统一场是否真的能接入塔尔隆德大护盾并取代原本神明的位置,与之对标的哨兵之塔虽不先进,但它已经实现了和神经网络的接驳与兼容,这方面是有实测数据可用的;另一方面,也没人知道让神国充当避难所到底是否真的那么安全可靠,毕竟在“神明”这个领域,凡人所知仍然很少,龙族的“神国避难所”计划也都是建立在旧有数据和理论推演的基础上……
但不管怎么说,高文知道这些已经是他们在短时间内能拿出来的最好的方案了。
在沉重的生存压力面前,凡人的智慧与求生意志被激发了出来,这一个个宏伟计划背后站着的,不只是如今圆桌周围的这几个身影,更有不知多少殚精竭虑的学者们,他们精打细算地考量着凡人诸国手中所有的资源、技术以及仅剩不多的时间成本,同时还要顶着魔潮临近的倒计时压力,在有限的时间与资源框架内想尽办法敲打出一个能让文明存续下来的庇护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