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妙听着听着,渐渐睁圆眼睛。
她觉得自己仿佛在听天书。
以前听留学生们讲笑话,说是上课时老师讲得每一个单词都认识,组合起来却听不懂。
她就不一样了,她连单词都听不懂。
身边的同学互相讨论的都是什么理性批判,什么价值中立,什么什么人类旨趣的三种类型……
而她耳朵接收到的却是:“……%;@康德……#@*;%弗洛伊德……”
她抽空瞄了眼旁边的路德维希,他正支着下巴悠闲地转笔,留下个极为专注的侧脸。
不知道台上那位风趣的教授又讲了什么,底下同学们时而会心一笑,时而佩服地鼓掌。
人类的悲喜果然并不相通。
殷妙痛苦地翻开笔记本电脑,打开在线德汉词典,麻木地一个个敲单词查询。
她在这一刻,开始由衷地怀疑起自己的智商水平。
时间不知不觉流逝,讲座进入到最后的交流环节。
教授停止板书书写,面带笑容地鼓励大家各抒己见,可以提问也可以说自己的感想。
不少同学积极踊跃地发言,教授低头看了眼时间:“好,接下来还有最后一个机会。”
他环视全场一圈,在各种肤色的学生中,注意到某个咬着笔杆皱着眉头努力写写写的面孔。
“那位穿蓝色衣服的女生吧,我看你好像有什么疑惑。”
殷妙还沉浸在自己可能是个傻子的猜疑中,被邻座提醒才茫然地抬头。
教授贴心地安慰她:“别紧张,什么都可以讲,比如你觉得尼采和叔本华的观点有什么不同呢?”